作为溧阳主城区“核心枢纽”的溧城街道,承载着全市三分之一的人口。面对基层治理的复杂需求,溧城街道政协工委精心打造了集协商议事、民意收集、学习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中心。今年正式运行以来,这里已成为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的“协商引擎”,是委员“接地气”、群众“好说话”的新阵地。
高标准建强阵地,打造主城区“协商引擎”
溧城街道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中心按“六有标准”高标准建设,设有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系点等五大功能区,配备先进数字化设备和线上民意收集系统。
目前,18名来自多个界别的政协委员(含常州市级下沉委员)入驻,实行“轮值接待+专题协商”机制,让群众 “走进一扇门,找到各界别”。
中心建成后实现“三个目标”:打造协商议事闭环流程,确保成果落地;建立委员履职档案,记录履职轨迹;设置社情民意收集二维码,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其辐射47个村(社区)、27万常住人口,为基层治理汇聚力量。
创新机制,构建基层协商“溧城模式”
党建引领聚合力。中心与湾溪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每季度开展“理论学习+基层调研”双线活动。如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时,组织委员走进老旧小区开展“协商共话”,推动民生问题在一线解决。
规范管理上,中心建立“三卡一会”制度。履职记录卡量化考核委员16项指标;民情收集卡方便群众反映意见,可即时登记或扫码录入;成效反馈卡让群众评价问题解决情况。每季度召开协商会,形成报告报送相关单位,推动成果转化。
多元融合方面,创新“政协+”协同机制。“政协+社区网格”,委员挂钩8个小区,助力小区治理升级;“政协+专业力量”,联合政法组委员成功调解纠纷;“政协+数字技术”,在公众号设相关板块,保障群众反映社情民意“不掉线”。
交出履职答卷,实现从问题到幸福的转变
针对老旧小区治理问题,中心启动“微协商·大民生”专项行动,组织多部门与居民代表开展5场现场协商,推动8个小区完成多项整治工作。同时创新“协商+监督”模式,委员全程跟踪重点民生项目。
中心建立“民意分拣—分级办理”机制,对收集的群众意见分类处理。简易问题由轮值委员现场解决;复杂问题纳入街道协商议事会;共性问题形成社情民意报送市政协,实现民意精准高效处理。
凸显品牌价值,解锁基层协商“三个密码”
提升政治引领力。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淬炼”,2025年一季度,委员提交涉基层治理提案占比达75%。
增强协商穿透力。将政协协商嵌入社区,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促进社会和谐。
强化民生联结力。打造系列品牌活动,委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为民办实事活动。今年以来,医疗、教育界委员开展多项活动,惠及近千人,提升群众对政协工作的知晓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