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溧阳政协网!
今天是:
政协概况
建言献策
工作动态
政协公告 更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
关于调整溧阳市政协十六届
关于调整政协溧阳市第十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
关于调整溧阳市政协十六届
当前位置:
首页>>履职实践>>工作动态>>内容
市政协委员葛联敏——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茶”
发布日期:2025-05-06  浏览次数:

拣选、包装、发货……夜半时分,江苏溧阳的一些茶厂生产线仍在高速运转,一批批新鲜出炉的溧阳天目湖白茶正涌向市场,为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捎来春日里的一缕茶香。

“白+黑”,这同样是溧阳市政协委员、天目云露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葛联敏近段时间工作的真实写照。“每年三四月,都是溧阳茶农最为忙碌的时节,采茶都是靠‘抢’的。”葛联敏笑着说,“尤其是春采前,我们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都是察看天气情况,再驱车前往茶山,随时观测茶树芽叶的生长动向。”

在茶行业,一直以来流行一句话——“靠天吃饭,看天做茶”,这既道出了茶树生长与自然环境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一个真相,茶树的采制仍不可避免地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一旦面对‘不友好’的天气,若没有及时的预测和应对,茶园就会遭受不可避免的损失。”葛联敏说,以今年的春采为例,受3月底的一波冷空气侵扰,白茶的采摘期较往年延迟了5天左右,直到4月才迎来采收旺季,有些茶园的整体产量也有所下降。

在葛联敏看来,“科技兴茶”——通过科技赋能建设智能化茶园,是逐步改变“靠天吃饭”现状、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前,溧阳不少茶企都在朝着这个方向探索和实践。“有些基地会定期布设多点位的土壤感应器,对土壤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如果土壤‘渴’了,茶农会按照科学指导,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如喷淋、滴灌等,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走进茶园基地,能看到茶垄间铺设着条条水渠和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这种设备与传统的浇灌方式相比,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工投入量、提高了抗旱效率,而且通过定点喷灌,能将水和肥料喷射到茶树根部,实现施肥、灌溉的精准化操作和节水节肥的效果。”葛联敏说。

茶园管理只是科技兴茶的一个支点,在茶树品种培育和加工技术研发等方面,当地茶人也在锐意创新。这些年,他们已陆续开发了“一种茶叶生产的翻炒机”“基于单向密封环境的快速烘干装置”等实用新型技术,通过智能化设备升级,显著提升了茶叶加工的效率和稳定性。

“例如,自主研发的智能烘干系统可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使茶叶含水率误差控制在1%以内,最大限度保留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葛联敏说。“随着‘三茶统筹’发展的深入推进,我们要让茶科技成为助力茶产业升级、茶农增收的密码,在数字农业、智能加工、茶园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科技创新去解决各大茶产区面临的共性难题,为乡村全面振兴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内容来源:《人民政协报》(2025年05月06日 第 9 版)

版权所有 © 20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市委员会 
如需转载,请与本站联系 电话:0519-87269026 E-mail:zxb87269026@163.com
苏ICP备17003136号-1   网站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