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溧阳政协网!
今天是:
政协概况
建言献策
工作动态
政协公告 更多>>
关于调整市政协十六届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
关于调整溧阳市政协十六届
关于调整政协溧阳市第十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
当前位置:
首页>>履职实践>>建言献策>>内容
社情民意2025年第42期——关于推动天目湖工业园区老旧厂区更新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5-11-25  浏览次数:

市政协委员杨恒保反映:天目湖工业园区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老旧厂房带来的发展瓶颈日益凸显。

一、建筑设施老化,适配能力不足

园区多数厂房建成于十多年前,部分建筑出现墙体开裂、屋顶渗漏等问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更关键的是,现有厂房普遍存在层高不足、地面承重低、缺乏独立货梯与减振设施等问题,无法满足精密制造、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的生产需求,导致企业引进新设备、升级生产线时“无地落脚”。

二、规划布局滞后,土地效率偏低

早期园区规划缺乏统筹设计,厂房多为单层或双层建筑,容积率普遍低于1.0,远低于现代工业园区1.5以上的标准。同时,生产区与配套区混设,道路狭窄、停车泊位不足,物流运输与企业扩张受限,部分企业因场地制约被迫外迁。

三、配套功能缺失,产业生态薄弱

园区缺乏集宿区、食堂、幼托等基础配套,企业需自行挤占生产空间解决员工食宿,既增加运营成本又制约产能扩张。同时,缺少科创孵化器、产业链协作平台等创新载体,难以形成“研发—生产—服务”的产业生态闭环。

为推动园区从“存量土地”中挖掘“发展增量”,助力溧阳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结合企业实际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统筹推进体系

由属地政府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及园区企业开展商会,尽快编制《天目湖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专项规划》,明确产业定位、空间布局与配套标准,重点划定“工业上楼”试点片区,预留产业链配套空间。

二、优化政策供给,降低企业改造门槛

按照“尊重历史、分类施策”原则,对沿道路的老旧厂房,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放宽建筑退线要求;对规划暂未明确的工业用地,经政府联审同意后允许先行改造。将符合条件的改造项目容积率提升至2.0以上。借鉴余杭华立集团模式,创新空间利用,允许改造后厂房在满足自用基础上,将提容部分45%以内的面积按幢、层分割转让,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集聚效应。

三、聚焦产业需求,打造现代化载体

推行“工业上楼”精准设计。制定园区“工业上楼”建筑指南,针对不同产业需求,明确4.8—7.2米差异化层高、500—2000KG/㎡承重标准,配套专用货梯、吊装口及地下停车场,满足高端制造需求。建设产业创新载体。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利用改造增量空间打造专业孵化器、科创加速器,政府给予运营补贴。搭建大企业与配套企业协作平台,依托天目湖生态优势培育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完善生活服务配套。统一规划建设集住宿、餐饮、幼托、培训于一体的“产业邻里中心”,设置单人间、家庭房等多元宿舍户型,配套洗衣房、共享会议室等设施,解决企业 “留工难” 问题。



本期送:市政府                                 2025年11月24日编发

版权所有 © 20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市委员会 
如需转载,请与本站联系 电话:0519-87269026 E-mail:zxb87269026@163.com
苏ICP备17003136号-1   网站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