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戴高锋反映:溧阳市基督教堂南对面的公交车站点目前仅设有站牌,没有候车站台及相关配套设施,在集中做礼拜的时间段,大量乘客只能站立于路边候车,存在一定隐患。
一是服务群体特殊。该站点的常态化高频使用人群,主要是前往教堂参加活动的老年人。他们中的许多人腿脚不便,反应速度较慢,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高,但应对复杂交通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目前简陋的候车条件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人文关怀的要求存在差距。
二是安全隐患突出。该站点毗邻道路(码头西街),候车乘客常常直接站在非机动车道或紧贴机动车道边缘等候。在上下班高峰期或车流量较大时,人车混行现象严重,极易引发刮擦、碰撞等交通事故,对老年群体的生命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做礼拜结束后,大量老年人同时聚集候车,更放大了这一风险。
三是特殊天气应对不足。遇到降雨、降雪、烈日暴晒等天气,该站点因无遮阳棚、防雨棚等设施,候车人员无处躲避,只能忍受日晒雨淋。老年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环境中容易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引发健康问题。雨雪天路面湿滑,站立路边也增加了滑倒摔伤的风险。
四是影响城市形象。公交设施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一个缺乏基本候车条件的站点,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宜居水平。
因此,建议:
一是优先规划建设简易站台。市交通运输、住建、国投等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联合勘查,尽快将该站点增设候车站台(至少应包括遮阳防雨顶棚、座椅、清晰的线路标识)纳入近期建设或改造计划。考虑到问题的紧迫性,可优先建设结构相对简单、建设周期短的标准化站台,以解燃眉之急。
二是完善安全警示与引导设施。在站台建成前,作为过渡措施,可在该站点周边施划更加醒目的行人等候区标线,或设置临时性的安全护栏、警示锥,引导乘客在相对安全的区域候车。同时,加强该路段在特定时段(如做礼拜前后)的交通疏导与管理。
三是纳入适老化改造重点。将此类老年人聚集频繁、但设施滞后的公交站点,纳入城市公共交通适老化改造的重点清单,统筹资源,分步实施,持续改善老年人的出行环境。
本期送:市政府 2025年11月24日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