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昆仑街道工委反映:盲道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元素,视力障碍人士出行的必要保障。作为视障人群的“指南针”,盲道建设和使用情况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对残疾人的关怀程度,更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高度。然而,我市部分道路的盲道建设管理还存在铺设规划不合理、管理不规范、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使盲道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一、盲道铺设规划不合理。盲道设计方面存在中断、急转弯现象,时常会有一整条人行道上,中间有井盖,穿插在盲道中间,使盲道需围绕井盖拐弯前进。盲道铺设出现缺口,缺口处又没有任何提示,如道路(人行道)有出入口时,盲道就消失了(附图)。有的盲道设置紧贴路障、路边缘、非机动车停车区,马路上的人行横道中没有盲人专用通道。公交车站附近没有盲道引领,公交车站候车站牌附近没有提示盲道。
二、盲道管理不规范。人行道边的绿化没有及时修剪,行道树树枝靠近人行道盲道,容易蹭伤盲道使用者。部分盲道砖已经磨得与周围的普通砖块无异;盲道被井盖、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等障碍物阻断,正常行人也经常占用盲道,导致盲道没有更好服务盲人。
三、市民维护盲道意识不强。人们对于盲道和盲人的保护意识不强,盲道被停放车辆随意占用,加剧视力障碍者出行的恐惧,导致进入“盲道没人走—盲道没人管—盲道被占用和破坏—盲道更走不了”的恶性循环。
为此建议:
一、规范设置。实地考察路面环境,分析视力障碍人士可能的需求,在盲道的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弯路,禁止盲道上出现井盖等障碍物,杜绝盲道中断等现象,保证盲道的连续性、安全性和便捷性;在马路上的人行横道中设置盲人专用通道,公交车站附近设置引领盲道。
二、加强管理。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修复磨损严重的盲道,清理盲道上的障碍物,检查盲道使用状况,对占用盲道的自行车、电动车、汽车车主、小摊贩以及其他破坏盲道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警告和处罚,保持盲道通畅无阻。
三、加强宣传。通过学校、社区、多媒体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对盲道保护的认知度;在人行道周围特别是在人流量密集区,张贴盲道提示标语,号召大家保障盲道畅通。
本期送:市政府 2024年12月4日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