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政协教育组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紧紧围绕“双减”过程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建言献策,积极推动”双减“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大力整治,学生压力明显减轻,学校提供课后服务满意度高,家长焦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仍是幼升小家长群体焦虑的诱因,也成了一些培训机构的营利商机。于是参加幼小衔接培训、提前学习拼音和算术的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经过前期调研、协商研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精神,在全社会营造科学幼小衔接、家园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经报市政协办公室审核同意,政协教育组决定围绕“幼小衔接,家园校如何协同共育”开展有事好商量专题协商。
商前调研:
市政协教育组组长、外国语小学校长陆丽萍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小学幼儿园教师及家长代表对外国语小学、实验幼儿园进行现场考察与座谈调研,充分听取家长们和老师们的意见。调研现场,外国语小学一年级任课教师分为班主任组、语文组、数学组和综合组,分别从“家校共育、适应学校生活”和“课程设置,符合身心特点”两个维度进行了问题式研讨和分享交流。家长代表提出希望小学一年级能从孩子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规则意识、时间观念、学习能力等方面,给孩子们做好引路人,家校合作,帮助孩子们以最快速度适应小学生活。
经考察、座谈、研讨,调研结果如下:
一、全市幼小衔接基本情况
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为幼儿园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指明方向。随后常州教育局出台《常州市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实施方案》,溧阳市被认定为常州市级幼小衔接实验区,实验小学和书院巷幼儿园被认定为江苏省幼小衔接结对试点园(校),外国语小学和实验幼儿园、燕湖小学和新区实验幼儿园被认定为常州市结对试点园(校)。2021年10月,全市召开幼小衔接工作推进会,局领导带领各部门、各结对学校统一学习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教研推动的重点任务和家校园协同的根本任务。根据教育部要求,2022年秋季学期起,小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全市将继续深化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衔接,强化科学导向,形成良好教育生态。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社会培训机构导向有误。一些培训机构出于营利动机,打着“幼小衔接”的幌子鼓动家长要给孩子提前教学拼音和算术,否则进入小学便会”掉队“,吸引家长报名参训,从而让所谓的“幼小衔接培训”风暴愈演愈烈。
二是家长科学衔接理念认识不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庭过于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自教育部规定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后,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零起点”会跟不上教学,于是选择通过参加培训班等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
三是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双向衔接不够紧密。以往的幼小衔接更多的是强调幼儿要提前适应小学教育,因而幼儿园一般都会组织幼儿提前参观小学,熟悉小学生活流程等。但小学教师大多不了解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与课程特征,不清楚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使得小学一年级教育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方式出现较大的割裂,导致部分幼儿产生入学后的不适应问题,从而引发家庭焦虑。
9月29日上午,市政协教育组组织开展“幼小衔接,家园校如何协同共育”主题协商议事活动。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和教师、委员、家长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中,大家首先观摩了实验幼儿园和外国语小学的教学及游戏现场,深入了解了幼儿园和小学双向推进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践举措。随后在外国语小学会场,与会人员展开了一场隆重而热烈的研讨。幼小衔接是儿童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关乎其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幼小衔接到底需要衔接什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在孩子的心理、身体、知识等方面,该如何有效衔接?”、“孩子上小学前和上小学后我们家长分别该做什么?”“拼音和算术到底要不要提前教?”……家长代表们急切地反映了老百姓们所关心的问题与困惑,到会的教育工作者们作为专家团成员进行了对话与交流。
常州市特级班主任蒋亚芳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分析了入学前提前学习拼音算术的利弊,建议家长重视体育运动、亲子阅读、劳动教育,实现五育并举、完整育人;市家庭教育工作室领衔人金玉琴、市政协委员(实验幼儿园园长)吴彩萍、市政协委员(市幼小衔接工作室领衔人)周梦莉结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导家长协同幼儿园共同做好幼儿入学前的身心准备、生活准备、学习准备、社会准备,倡议家长们在幼小衔接中做到理性认知、温暖陪伴、适宜支持。
教育局副局长张康桥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幼小衔接社会现状的深度剖析,就相关教育政策进行了专业解读,对幼小衔接中的家庭教育导向进行了科学引领。
市政协教育组组长陆丽萍围绕大家的发言,就家园校如何协同推进幼小衔接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双减背景下,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是让“双减”政策和精神落地的重要举措,家园校要三方发力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使家长们做到适度的焦虑、科学的衔接、有效的准备,为未成年人的和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市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潘祖良对现场参与议事的家长及教育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教育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此次协商议事以群众普遍关注的幼小衔接问题切入,通过家、园、校三方面对面交流与碰撞,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举措,选题精准、意义深远、成效显著。
经协商研究,政协教育组在推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一、双向衔接,建立联合教研制度
抓好幼小联合教研,是实现双向衔接的重要途径,幼小衔接联合教研要打通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现场,通过浸润式教研和互动式研讨,聚焦场景育人的安全感、生活规则的秩序感、衔接支持的成就感。2022秋季学期开始,全市幼儿园和小学将根据教育部要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小学进一步强化主动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
二、科学引领,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
幼小衔接的总体要求是立德树人,学校、幼儿园和家庭都要坚持以儿童为本,学会主动适应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将指导各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园校共育活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宣传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通过家长学校大课堂、家庭教育工作室等进一步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树立科学导向,引领广大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支持和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协同执法,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2018年7月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开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就“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等内容深入治理。2021年7月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要求“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我市教育行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小学知识培训,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教育工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体现。下一步,市政协教育组将围绕协商议事中所反映的“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教育的正面宣传社会影响力”等问题,通过社情民意进一步建言献策,使协商议事结果真正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务实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