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溧阳政协网!
今天是:
政协概况
建言献策
工作动态
政协公告 更多>>
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立案
关于调整溧阳市政协十六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溧阳
关于召开溧阳市政协十六届
关于宋斌等同志不再担任市
关于同意宋斌同志辞去市十
关于郝如冰同志不再担任溧
当前位置:
首页>>履职实践>>建言献策>>内容
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提案“关于留住美音溧阳话的建议”及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21  浏览次数:

 

提案人:徐文博
提案正文:
      乌龟吃大麦,吃一半糟一半。七里缠勒八里,鞋子穿勒袜里……溧阳谚语简洁风趣,贴近生活。彻骨粉嫩、雪白连花、十心反倒、刮锅刮灶……溧阳话词汇通俗生动,活灵活现。溧阳,历史悠久,现得名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方言属于吴语毗陵小片,其形象文雅、概括性强,善用象声词,既“软”又“硬”,语音古朴独特,是一项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学者原溧阳党史办主任奚渭明曾经专门撰文盛赞“溧阳话雅得很”!
     方言,作为一个地区特色标志之一,汇集了该地区的自然、历史、社会等各类元素,承载了地域文化的精髓,是传承当地文化底蕴的根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是人们维系家乡的纽带,寄托着数代人的家乡情感,是最朴实的亲情符号。溧阳方言同样如此。

      1955年10月,为了体现国家独立与民族凝聚力,促进人们相互交流、商品流通,我国正式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直至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已高达80.72%,被人们广泛应用。
      由于普通话的不断普及,国内很多地区逐渐出现了80后方言夹带普通话,90后能听懂方言却不爱说,00后迫使爷爷奶奶绕着舌头别着普通话的现象。据相关机构调查,家庭中经常使用方言的比例仅剩20%多,并呈逐代递减的趋势。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人口流动量大区域广,家庭成员来自不同省份地区,使用普通话更方便交流。二是有些家长认为方言会影响孩子学习普通话发音,孩子的启蒙语言很关键。三是很多年轻的家长自己也在普通话环境中成长,对方言缺乏感情,没有主动使用方言的意识。我们溧阳的方言同样面临这样的局面,不免让人为方言的传承感到担忧。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四川的大街小巷都是浓浓的四川音,他们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用普通话交流。东北人一碗酒、一口质朴的东北话,即便分别来自黑龙江与辽宁,仍然能拉近距离,甚至很多文艺表演刮起了东北话流行风。广东、香港、澳门的地铁公交、商超电话客服都有粤语服务,可见这些地区的人民对当地方言及区域的认同感非常强烈。
      如何提升人们对溧阳方言的认同,让美音溧阳话得以保护与传承,借鉴国内部分地区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运用电台、电视、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开设方言类节目。嵌入溧阳文化底蕴,谈谈社会百态,讲讲溧阳正能量,开设以溧阳方言为载体的谈话类节目。
      2010年底溧阳电视台曾经推出一档方言电视节目《平陵茶馆》,通过《说世事》、《讲古今》、《谈方言》将溧阳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搬上荧屏,贴合本地观众的口味,形成独特的乡土风格,将溧阳方言所体现的家乡文化通过生活小知识、小故事艺术化,这个节目非常有意义,遗憾在开播几年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延续至今。现溧阳市广播电台FM97.2有一档纯溧阳方言节目《溧阳话讲讲》,用溧阳话讲述幽默风趣的生活小故事给人带来茶余饭后的笑果,也深受广大听众的喜欢。据不完全了解,现本地媒体或仅有这一档与方言相关的节目。
      在此建议重新开办本地方言类节目,用我们溧阳人熟悉的语言传播溧阳名胜古迹、蒋塘马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舌尖上的溧阳、童谣歌曲,讲述蔡邕与焦尾琴的传说、孟郊《游子吟》、马一龙、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等历史文化故事以及家长里短。制作的节目视频同步转发至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小视频等社交媒体平台以扩大宣传面。
      节目主持人可以组织选拔比赛,与每年一度的溧阳春晚选拔同步进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进来,也可以邀请溧阳在外的知名人士和非溧阳籍在溧成功创业者加入,借用他们的影响力来带动更多的人对溧阳方言乃至对溧阳这块热土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溧阳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情怀,激发他们对溧阳方言保护与传承的热情。
      二、编撰溧阳方言宣传读物。溧阳有多位作家曾经编撰过相关书籍,如史剑新的《说句溧阳话》、史建明历时42年编著的《溧阳方言词典》上下册和《溧阳方言研究》、史金荣《趣释溧阳话》等,新华书店均能买到,但现在看纸质书的人少了,还得加大投入,或将纸质书转为电子书,让大家方便从手机上阅读。
      也可将这些丰富的方言知识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编辑成儿童、青少年喜欢的阅读刊物、海报等进行推广。借用周总理的话: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大力推广,让他们从启蒙开始就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我们不仅要学好普通话,更要守好溧阳话!
      三、创作方言类的文艺作品。以溧阳方言为载体创作动漫、小游戏,如“小辫拖,洋洋游,偷我铜钱打酱油,打则多,不点我,打则少,否关我”这样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歌曲、戏曲、相声、小品、电视剧、微电影等,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与氛围,提升学习的乐趣与吸引力,让大家对方言产生亲切感、浓烈地参与感。
       四、拓宽思路,让方言无处不在。扩大溧阳话的使用渠道,学习借鉴广州、厦门等城市保护方言的经验,在公共交通、医院、银行、超市、影院等公共场所加入使用溧阳话服务,并倡议家庭中广泛使用溧阳话,让方言时刻回响在耳边,时时围绕在身边,逐渐入脑入心。
       随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开展,社会各界对方言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2015年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个人出资465万元发起“響應”计划,搜集研究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用声像方式保存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2017年讯飞输入法发起长期保护和留存方言计划, 2018年春节前,他们联合北京地铁4号线推出“方言”主题地铁专列,同时线上打造“乡音带你回家”的互动微场景。同样为了留住我们溧阳方言,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位溧阳作家所作的贡献以外,多位本地文化界人士也曾表达过保护溧阳方言的迫切心情。其中江苏省溧阳市文联民间文艺协会邓超主席曾写的一篇文章《再不讲溧阳话就老了》让人深深感动。其中写到:“1997年,我去香港会亲。二姨回台湾后,我举目无亲。同乡会副会长冯英龙先生邀我上家里吃饭,席间,忽然发现他们全家一口地道的溧阳话。举筷闲谈之时,仿佛是在家乡的小聚。冯先生为我在港安排了住处,安排了打工,还让冯太、冯小姐带我去品尝法式大餐……凭什么?仅凭一口溧阳话。”方言就是我们的乡愁,是使我们凝聚在一起的根与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也多次提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56个民族80多种语言,每一种都代表着一个区域的历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将这份传承作为一种荣耀与责任,清醒地认识到留住美音溧阳话是建立高度的本土文化自信思想基础,能促使我们更有底气推动城市的开拓创新,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溧阳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向世界繁荣发展而增光添彩。

  

 

对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0014号提案的答复

 

徐文博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留住美音溧阳话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现在通常意义上的溧阳方言,属于吴方言的一个分支。它既有吴方言的基本要素,同时又具有自己的明显特征,方言不仅是一个地方文化的传承和象征,同时也能增加许许多多“新溧阳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围绕更好解决“溧阳方言传承”问题,拟从三方面着手。
      一、加强“溧阳话”主题文艺作品创作
      2022年,史剑新老师历时数年,收集整理大量材料,编写出版了《溧阳方言·词典》一书,对溧阳方言的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市委宣传部把该项目纳入“溧阳北湖亭”奖文艺精品项目进行扶持,在资金上给与一定的帮助。书籍正式出版后,积极沟通联系市图书馆、市新华书店、市文教书店、市教育局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书籍的摆放,最大程度的扩大书籍影响力。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将以史剑新老师《溧阳方言·词典》一书为基础,制作更多便于传播,群众接受程度高的宣传海报、文创产品、口袋漫画等。

      二、加强“溧阳话”媒体传播力度
      目前市融媒体中心广播电台调频 97.2 已开通方言栏目《溧阳话讲讲》,至今播出节目近 1500 期,并可以通过“自在溧阳”APP 实现线上收听,节目主要围绕溧阳故事、溧阳风土人情以及身边趣事,通过方言描述,让故事变生动,让知识变有趣,社会反响良好。同时《溧阳日报》文化副刊版面对史剑新、史建明、史金荣等研究溧阳话的相关书籍作品也进行了刊载宣传。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将围绕“传下去”“走出去”的理念,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创新节目形式,比如通过邀请新溧阳人一起分享溧阳的趣事,在普通话为主的访谈中穿插溧阳方言并做相应的教学解释,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听众获得方言知识。并且充分运用抖音、微信小视频等新媒体渠道通过短视频传播好溧阳方言。
      三、加强“溧阳话”教育教学活动
      青少年是溧阳方言传承的主力军,学校和家庭在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委宣传部将联合市教育局共同商讨关于在学校和家庭开展溧阳话教育的工作,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溧阳话兴趣课堂、邀请专家专题讲座、举办溧阳话趣味活动等方式倡导青少年既讲好普通话,又会讲溧阳话;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制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鼓励孩子在家说方言,让青少年更好的成为“溧阳方言”的传承人和代言人。

 

                                                                                                                                                    中共溧阳市委宣传部
                                                                                                                                                       2023年5月17日

版权所有 © 20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市委员会 
如需转载,请与本站联系 电话:0519-87269026 E-mail:zxb87269026@163.com
苏ICP备17003136号-1   网站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