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溧阳政协网!
今天是:
政协概况
十二届一次会议
十二届二次会议
十二届三次会议
十二届四次会议
十二届五次会议
政协公告 更多>>
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立案
关于调整溧阳市政协十六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溧阳
关于召开溧阳市政协十六届
关于宋斌等同志不再担任市
关于同意宋斌同志辞去市十
关于郝如冰同志不再担任溧
当前位置:
首页>>全委会议>>十二届全委会议>>十二届五次会议>>内容
科技组大会交流--切实加强农村科普工作
发布日期:2007-01-17  浏览次数:
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大会发言交流材料
切实加强农村科普工作
努力推进农村和谐发展
科技组
 
 
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为此,我组组织委员深入农村农户,深入生产一线,就我市农村科普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近年来我市农村科普工作概况
      (一)科普网络逐步健全,科技群团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我市科协下属市级学会28个,其中涉农学会17个,会员人数3745人;市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技协)85个,会员5950人,镇级专业技术协会79个,会员4700人;市级科普示范基地23个;全市各镇(区)均建立了科协组织,98%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村科普小组。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以市科协为枢纽、以市级学(协、研究)会为支柱、以镇(区)科协为基础
、以科普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科普特色(示范)学校和村科普小组为阵地的覆盖市、镇、村、户、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较为完善的科普网络。
     (二)积极实施富民工程,努力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我市科技部门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大力实施“百会千户万家小康带动工程”,积极探索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搭建科技兴农的技术服务平台。聘请、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定期深入生产第一线,组织专家与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对接,扶持各类农业科技项目的发展。
      例如我市“百会千户万家小康带动工程”农业科技对接重点示范基地之一——位于上沛镇的芳芝林农业生态园,在科技示范和对接方面形成了两大特色:一是和高校技术合作,形成校企科技对接的亮点;二是辐射周边农户,在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形成基地带大户、大户带农户的亮点。该园在市科技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利用与高校合作的农业科技资源,定期面向周边两个村农户开展桂花树种植、特色水果种植等专业技术培训,并与两个村的1000多户农户签订了科技对接和桂花树种植合作协议,每户农户至少种植100株桂花树,生态园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桂花收购。该园已经投入80万元用于科普教育设施建设,园内建设的科技文化活动中心,每年对园区员工及周边农户的技术培训可达800人次以上。该园在带动周边村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达到增收致富方面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以协会为龙头,带动产业上台阶。
我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兴起于90年代初,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创新,不断发展壮大,已基本达到了“以协会为龙头,带动产业上台阶”的目的。“协会+基地+农户”形式已逐步成为我市农技协发展的趋势。我市的水产养殖技术协会现共有会员单位54个,养殖面积达6500多亩。该协会常年坚持举办水产科技培训班,邀请上海水产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著名水产专家为会员和农户授课,并且组织专业人员经常深入各镇(区)为养殖专业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该协会在引进新品种、突破新技术,推动产业技术革新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试养南美白对虾过程中,以王春红会长为首的专业人员首先大胆尝试纯淡水养殖技术,经过反复试验,2004年获得成功,从而改变了全国各地长期坚持盐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传统方法,有效避免了土地资源遭受污染破坏的局面。这项新技术已经在我市养殖户中推广成功。
       (四)组建科普服务团,扎实推进科技致富培训工作。
我市自2006年4月下旬重新调整和成立了由58名农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农业专家志愿团,向农村公布农技热线、志愿者服务团名单,让百姓在遇到农业技术难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并挑选出组织机构齐、有带头示范作用的农技协会,如天目湖白茶合作社、天目湖白芹合作社、市水产养殖技术协会、市茧丝绸协会等35个农技协会分别与专家进行结对,有效地促进了农技协会的观念更新和技术更新,特别是促进了农技协会通过进一步吸收会员、发展生产,促进基地建设,从而带动更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五)推进涉农学会的学术交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
      为了配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我市组织参与了常州市《农民科技致富手册》部分丛书的组织撰稿工作。市科协副主席、市农林局副局长徐玉琴同志撰写的《茶叶基本知识和实用生产技术》一书,已于2006年6月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共印1万册,免费赠送给常州市范围内的各镇(区)、村图书馆(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户,并作为向农民开展科技培训的乡土教材。另外一册由我市农林局蚕桑指导站吴忠忠、滕国琴等人合撰的《栽桑养蚕实用技术》也即将出版发行。
        许多涉农学会在开展各项学术交流的同时,注重办好学会刊物,以增进交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市农村金融学会的《溧阳农村金融》、《学会动态》、市中草药研究会的《中
草药研究》、市芦荟仙人掌应用研究会的《芦荟仙人掌应用》等刊物始终坚持定期出刊,推动了学术交流,受到社会好评。市农林学会水产学组会员、市水产良种场场长潘洪强编著了
《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无公害淡水鱼养殖实用新技术》,获国家二项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多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和成果转化奖,他的研究为促进我市水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六)围绕素质教育,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我市目前共有7所科普示范学校、16所科普特色学校,其中农村学校有11所,占总数的43.6%。近年来,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节)、航空航天模型巡展、青少年小制作、小发
明竞赛、金钥匙科技竞赛、科普教育基地一日游等活动在我市广大农村中小学生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果。
        二、制约我市农村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几个因素
      (一)农村科普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尚未被充分认识。部分镇(区)领导对农村科普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科技意识不够强,对农村科普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
持。存在重经济、轻科普现象,没有把科普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没有科普工作考核奖惩措施。
      (二)农村的科普氛围仍不够浓厚,农民群体的科学素养偏低。根据常州市科协和国家统计局常州城调队公布的《2005年常州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分析,我市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在常州7个辖市(区)中排列居后,其中我市直接从事农林副渔生产人员的科学素养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另外,农民对伪科学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伪科学、迷信愚昧活动和邪教的蒙蔽和危害。
       (三)农村科普投入不足,科普硬件设施匮乏。一些镇(区)科协科普专项经费还没有真正落实,科普阵地建设滞后,有的地方尚无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镇(区)、村图书馆(室)的科普书籍不多、不全,有些地方科普培训缺乏固定的场所和资料。
       (四)农村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志愿者力量不强。部分农村第一线的农技推广单位失去了职能作用,作为农村科普主要力量的农技推广队伍日益萎缩,导致农村科普收益能力较弱。一是专业人员严重不够,并年龄老化。二是农技人员待遇低,影响积极性发挥。三是不少地方抽调农技人员从事与本职无关的工作。
         三、加强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科普工作的领导。农村科普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要加强基层农村各级干部的科普教育,提升科学文化素养;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要求,把农村科普工作纳入本地
区、本部门的“十一五”规划。在人员安排、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为农村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二)树立科学的农村科普工作新观念。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要以广大农村为阵地、所有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对象,农村科普人员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要坚持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把农业实用技术和先进的思想观念送到农户门口、田头、基地,真正做到方便农户、服务农户;要通过开展经常性、广泛性、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教育活动,使科学发展观、农业实用技术印入广大农民的脑海,使科普工作扎根在农村。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科普网络。科普网络是科普工作的载体。要加强各镇(区)科普组织的建设,引导、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形成以市科协为枢纽、镇(区)科普组织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农村科普网络,
并为农村科普网络发挥整体效能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加强农村科普设施建设。科普设施是开展科普活动的主要阵地。在“十一五”期间,要规划科技活动中心的建设;重点要抓好农村“四个一”工程建设,即在所有的行政村建一个科普活动室、一个科普宣传栏、培养一个科普宣传员、配备一个农业指导专家;要加强以网站、电视、电台、《江苏科技报》、《科技导读》、《农民科技致富丛书》、《百姓科普系列丛书》、专项工作简报等为主要形式的科普宣传阵地的建设,扩大科普宣传的点和面,增强科普宣传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五)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特色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重点开展面向农村职高和职技校学生的科技培训,使他们成为农村科普新的主力军、农村科技致富新的带头人、务工经商
新的技术经营骨干,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民。
      (六)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按照国务院《纲要》和江苏省工作方案的要求和部署,在农村广泛宣传实施《纲要》的重要意义,深入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四大基础工程”,不断完善政策法规、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和监测评估等“四大支撑体系”,全面加强我市广大农民科学素养。
       (七)层层建立科普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科普目标任务要落实到位,落实到党委政府的主要责任人,把科普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镇(区)党政和部门单位党建目标考核的内容
之一。
       (八)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农村科普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加强社会科普资源的优化、整合,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农村科普事业,坚持“党政重视、科协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共同创造农村科普的美好明天。

版权所有 © 20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市委员会 
如需转载,请与本站联系 电话:0519-87269026 E-mail:zxb87269026@163.com
苏ICP备17003136号-1   网站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溧阳市委员会